產品介紹
針狀—片狀
顆粒狀—圓柱狀
中文名 苯駢三氮唑 EINECS登錄號 202-394-1
英文名 1H-Benzotriazole 熔 點 94-99℃
別 稱 1,2,3-苯并三唑; 連三氮茚; 苯并三氮雜茂; 沸 點 159℃ (15 mmHg)
化學式 C6H5N3 水溶性 微溶于水
分子量 119.12 密 度 1.36
CAS登錄號95-14-7 外 觀 白色到淺粉色針狀結晶
閃 點 170℃
用途
苯并三氮唑主要作為水處理劑、金屬防銹劑和緩蝕劑。廣泛用于循環水處理劑,防銹油、脂類產品中,也應用于銅及銅合金的氣相緩蝕劑、潤滑油添加劑。在電鍍中用以表面純化銀、銅、鋅,有防變色作用。BTA與銅原子zd形成共價鍵和配位鍵,相互多替成鏈狀聚合物,在銅加表面組成多層保護膜,使銅的表面不起氧化還原反應,不發生氫氣,起防蝕作用。對鉛、鑄鐵、鎳、鋅等金屬材料也有同樣效果。BTA可與多種緩蝕劑配合,提高緩蝕效果。也可與多種阻垢劑、殺菌滅藻劑配合使用,版尤其對封閉用循環冷卻水系統緩蝕效果甚佳,在汽車用防凍劑乙二醇和水中,涂料中添加BTA都能揮發保護材料的作用。BTA為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劑,對紫外光敏感的制品可起到穩定的作用,例如防止重氮染料褪色,用BTA處理紙、編織物、膠片、金屬硬幣等薄片制品可以防止變色。在機械加工過程中,將BTA加入研磨油、切削油中,可以使加工的銅件不變色。該品還權可用作分析試劑,與氨水及二胺四乙酸合用,可用于選擇性地測定銀、銅、鋅。也可用作攝影防灰霧劑及有機合成中間體
生產方法
由鄰苯三胺與亞硝酸鈉反應而得。將鄰苯二胺加入50℃水中溶解,再加入冰醋酸,降溫至5℃,加入亞硝酸鈉攪拌反應。反應物漸漸變成暗綠色,溫度升至70-80℃,溶液變為桔紅色,于室溫放置2h,冷卻,濾出結晶,用冰水洗滌,干燥得粗品,將粗品減壓蒸餾,收集201-204℃(2.0kPa)的餾分,再用苯重結晶,可得熔點為96-97℃的產品,產率80%左右。曾有報道用亞硝酸鈉處理多菌靈的縮合廢水而得副產物苯并三氮唑。
上游原料
乙酸-->亞硝酸鈉-->苯-->1,2-苯二胺-->多菌靈-->桔紅-->鄰苯-->三胺苯
下游產品
潤換油-->切削液-->緩蝕劑-->PBTCA類緩蝕劑-->阿立必利-->緩蝕阻垢劑-->防垢劑-->N-甲基-鄰甲基苯胺-->2-氯甲基四氫呋喃-->高效復合阻垢緩蝕劑-->5-甲基苯并三氮唑-->W-331新型阻垢緩蝕劑-->WT-305-2緩蝕劑-->防銹脂
貯存方法
密封于陰涼、干燥處保存。確保工作間有良好的通風設施。密封保存。遠離火源,儲存的地方遠離氧化劑
內襯塑料袋,外用木桶包裝,也可裝入玻璃瓶內。每瓶500g,20瓶裝一木箱。箱外注明“避光”及“密封”。貯運中防潮、防曬、隔熱,保持干燥、通風良好